医疗管理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管理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门诊故事 | 焦虑障碍,中医脏腑辨证治疗可见功

发布时间:2024-08-09 浏览次数:
字号:

患者1:孙某,女,26岁,多虑担心、心烦急躁、委屈伤心、兴趣减退,入睡困难、易醒、醒后再睡难,困倦乏力,偶有心慌,食欲减退,大便不成形。精神专科医院诊断广泛性焦虑障碍,规律服用艾司西酞普兰。舌胖色淡,有齿痕,苔薄微黄,脉沉弱。

患者2:杨某,女,39岁,多虑担心、胆小易惊,害怕被污染,回避与外界接触,强迫清洗,周身湿疹,睡眠和食欲状况与情绪明显相关,晨起黏痰,大便干。精神专科医院诊断特殊恐惧障碍,患者拒绝西药治疗,间断接受心理治疗。舌胖色红,有齿痕,苔厚腻黄,脉沉稍数。

以上两名患者均在精神专科医院明确诊断焦虑障碍,一位规律进行西医药物治疗,一位间断进行心理治疗,那么中医是如何从脏腑辨证的角度来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呢?

在治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一、焦虑、焦虑症状、焦虑状态、焦虑障碍的概念区分

焦虑(Anxiety)是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情绪反应,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属于人体防御性的心理反应,有助于问题解决,不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症状(Anxiety symptom)是一种病理性焦虑情绪,是在无客观刺激的情况下,患者出现持续的焦虑情绪,或者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客观事件或处境不相称,并引起患者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者导致其社交、学业等受到影响或其他重要功能损害,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状态(Anxiety state)是现实中患者处于一组焦虑症状的综合征,包括精神性焦虑症状、躯体性焦虑症状,以及运动性焦虑症状,患者有与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体验,可伴有睡眠障碍等,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又称焦虑症,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的统称,主要表现为过度的担忧、恐惧及回避行为,根据对象和情景不同,分为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等精神障碍,需要积极的医学处理。

微信图片_20240813150640.jpg

二、西医针对焦虑障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焦虑障碍的发生、发展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的结果,多呈慢性发作性病程,其治疗遵循综合、全程、个体化的原则,以缓解症状、恢复患者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为治疗目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方法。

治疗焦虑障碍的主要药物有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和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临床上,SSRIs和SNRIs类药物无成瘾性,整体不良反应较轻,被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

所有的焦虑障碍患者都需要支持性的谈话和对情绪状态的关注。目前研究最多的心理疗法是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是一系列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改善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的综合,因循证证据充分,在多国指南中被推荐为一线治疗。

微信图片_20240813150643.jpg

三、中医对焦虑障碍的认识与治疗

焦虑障碍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藏精,精化为气,化生情志,即情志的产生有赖于五脏气血。不同的情志又可产生不同的气机变化,如《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当脏腑气血虚衰,无力化生情志,或情志变化过强、持续过久,超过脏腑调节限度,均可引起气机紊乱,导致情志病的产生。

情志病不同于内科疾病,其突出的特点在于精神症状,患者主诉的躯体症状常因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而有很大的随意性及个体差异。临证在进行情志病的脏腑辨证时,除传统的根据躯体症状进行脏腑定位外,也要重视精神症状的脏腑定位,而精神症状又包括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其一,情感类精神症状的脏腑定位:

即情感性质、稳定性、协调性的改变。其脏腑定位源于中医“情志”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情志的物质基础在于五脏,情志发生于五脏,受控于五脏,为情感类精神症状的脏腑定位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二,认知类精神症状的脏腑定位:

即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意志等的改变。其脏腑定位源于中医“五神藏”理论,《灵枢·本神》:“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心神“任物”即观察获取外界信息,是所有信息的输入通道,是各种认知、情感活动的起始;肝魂“随神往来”即调节精神活动的启闭,管控着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肺魄“并精出入”即人本能的低等级的非条件反射;肾志“意之所存”即形成长期记忆的作用,同时管控着记忆力、智力、注意力、恐惧和意志等多方面的内容;脾意“心有所忆”即反复研究、思考的思维过程,对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加工,是认知形成的关键环节。以上中医理论为认知类精神症状的脏腑定位奠定了理论基础。

咱们回到刚才的两位患者。

患者1:以多虑担心,心烦急躁,委屈伤心,兴趣减退为主要精神症状,以偶有心慌,食欲减退,入睡困难,困倦乏力,大便稀软,舌胖色淡,有齿痕,苔薄微黄,脉沉弱为主要躯体症状。辨证心脾两虚,治以养心健脾,以归脾汤为主方,佐以黄连清心除烦,合欢花、玫瑰花愉悦情绪,同时配合渐进性放松训练。连续治疗2个月,患者逐渐停用艾司西酞普兰。

患者2:以多虑担心,胆小易惊,恐惧回避为主要精神症状,以周身湿疹、晨起黏痰,大便干,舌胖色红,有齿痕,苔厚腻黄,脉沉稍数为主要躯体症状。辨证心胆气虚、痰热内蕴,治以宁心安神、清热化痰,以安神定志丸合温胆汤为主方,初服2周诸症明显缓解,后配合系统脱敏疗法。连续治疗4个月,患者逐渐恢复社会功能。

结语:作为一名中医脑病科医生,同时也是心理治疗师,门诊会接诊以焦虑障碍为代表的大量情志病患者,面对这类患者,问诊尤其重要,首先要“观其志意”,其次才是“观其病”,通过问诊“知其心,安其神,治其病”,从而达到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调摄效应,因情施治,方奏良效。

同时,也提醒广大情志病患者,在前往中医门诊就诊时,请携带精神专科医院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使中西医协作更加有的放矢,有效帮助大家减轻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尽快恢复社会功能。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40813150649.jpg

刘晓萌,脑病科主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学硕士和中医诊断学博士学位。全国第七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从西苑医院脑病科创始人周绍华教授。曾接受应用行为分析和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训练。擅长睡眠障碍、心境障碍、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强迫障碍、躯体及疑病障碍等精神疾病的中医和心理治疗。

出诊时间:

周三上午(门诊楼389诊室)

周日全天(门诊楼369诊室)

西苑医院脑病科简介

微信图片_20240813150651.jpg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是全国首批成立的中医院脑病专科之一,目前是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高级卒中中心,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迄今已40余年。科室是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神经专业组挂靠单位,数名主任医师多年来从事认知障碍的临床治疗与学术研究,是博士、硕士培养点,已取得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奖。

脑病科团队目前已顺利完成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开展的中医治疗优势病种血管性痴呆专家共识评议方面工作,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中医药早期预防急性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社区辨识筛查方案推广及中医综合干预研究等多项认知功能障碍相关重大课题项目。

脑病科团队独立研发多种中成药均通过药监局审批,主持研制指南共识10项,脑血舒通口服液、复方酸枣仁膏、加味牵正片、郁舒颗粒等院内制剂受到患者的较好评价。脑病科主治中风、脑梗死、脑出血、头晕、头痛、失眠、焦虑、抑郁、面瘫、神经痛、癫痫、震颤、帕金森、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痴呆、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炎等。针对神经内科常见病疑难病设有神经免疫病(痿病)、帕金森(震颤)、头痛、眩晕、睡眠医学等专病门诊。

门诊办公室

  • 标签: